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活动

“科学家讲科学”——2025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青城科普行

来源:科普部 发布日期:2025-06-06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五大任务”落地见效,切实提升我市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在5月27-30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科协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宣讲团原魁、赵晓光、卢汉清、崔凯、王俊杰五位专家学者赴呼开展“科学家讲科学” —— 2025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呼和浩特科普报告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到来自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5位老师走进全市25所中小学开展“科学家讲科学”系列科普讲座,累计开展活动28场,参与中小学生达7000人。活动围绕人工智能、航天航空、大数据分析、天文学等方面科学知识,引导全市青少年了解先进技术,感悟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活动还走进我市机关单位,面向领导干部开展人工智能专题讲座,参训人数达3.2万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魁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机器人”,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同学们能清楚的认识机器人的特点、机器人的组成以及为什么要做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等多种问题。

图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委员赵晓光聚焦于2025年具身智能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的机器人视觉、软体机器人、模仿学习以及大模型网络等四项颠覆性技术,深入探讨了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发展脉络,全面剖析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围绕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给出了建议,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化方向。

图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卢汉清在讲座中不仅介绍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多种类型机器人,还将人脸图像识别及其应用,人脸识别的前世今生,人脸识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进行了讲解。

图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崔凯围绕一系列有关飞行器的问题,从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谈起,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带领同学们了解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从地面飞向天空,认识气球、飞艇、飞机等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同时从物理上直观阐述不同飞行器飞行的基本原理。

图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王俊杰从“恒星是如何形成的?”、“恒星是如何死亡的?”、“我们人类会早于太阳和地球灭亡?”等一系列问题入手,为学生们带来了《你身边的宇宙》主题科普报告,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和精彩的视频演示,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有关天文学的各种奥秘,激发青少年对浩瀚宇宙的无限好奇。

图片

短暂的讲座活动在我市引起了一场科普热潮,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持续好评。市科协将打造全域性科普品牌“青橙i科普”,通过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普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轮驱动,为首府高质量发展培育创新沃土、积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