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
宅家的时间里如何充实高效的度过?
叮~~~
呼市科协特奉上一则“云游科普教育基地”指南
让你足不出户、开启科普博物之旅!
35甲兰板乡村文旅科普教育基地
甲兰板村位于呼和浩特市保合少镇,北靠大青山、接壤敕勒川大草原,东临网红恼包村,距离白塔机场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甲兰板村富有特色的乡村文旅研学基地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流,还带动了甲兰板村其他旅游资源发展,推动了乡村发展的新格局。
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建有陶艺馆、国学馆、木工坊、中医文化展厅、红色教育区域地名等5座多功能实践厅,总面积1775.65平米,还修建(整合)了村史馆、研学实践工坊、就餐食堂、研学农耕实践园,引导在校学生体验田园生活、了解农耕文明,真正做到劳动实践与文化实践、科普教育相结合。
旅游研学基地的落成,为甲兰板村带来了大量人流,从前冷清的乡村热闹了起来,研学之旅俨然成为甲兰板村乡村产业振兴农旅融合的“新干线”。目前,已累计接待3000多名学生,实现旅游收入近20万元,为甲兰板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位于甲兰板村西、背靠大学城的小马甲兰农场,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研学实践基地。它占地450亩,是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理想基地。
小马甲兰农场在种植方式上采用自然农业技术,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遵循种养殖结合的原则,重视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知识的传承。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理念,倡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并希望重建乡村和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
下一步,甲兰板村还计划依托村内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古戏台,全力打造具有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的马头琴小镇。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村风情特点,建设与本地风貌、人文民俗、村庄环境景观相协调的民宿房屋。同时,继续建设好村南千亩采摘园和村北千亩丁香园,有效盘活村闲置土地资源,为下一步乡村旅游、科普教育发展奠定环境基础。